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基建:我在大秦养崽崽 > 天幕特番 二 亩、亩...亩产万斤?!

天幕特番 二 亩、亩...亩产万斤?!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天幕特番(二)亩、亩...亩产万斤?!.la)    在这一时刻,大秦像是被按了暂停键,天下之人无不目瞪口呆,仰望着碧蓝天穹。
  
      那里悬挂着一面巨大的镜子,无论位于大秦哪一个角落,都能看得一清二楚,非人力所能及,犹如神迹。
  
      上面是农人劳作的田间景象,农人脸上的一条条沟壑、劳累的喘息声都极为清晰。
  
      此情此景已经远远超出了常理,说是神迹确实不为过。
  
      秦始皇怔怔地仰视着天幕,以往的镇定自若再也维持不住,他低低呢喃着。
  
      “这...究竟是何物?”
  
      神秘莫测的场景也让百官们齐齐失语,一个个瞠目结舌地看着天穹上的巨大镜子。
  
      过了几盏茶的功夫,镜子还未消失,秦始皇与百官逐渐冷静下来,开始分析此物的作用。
  
      丞相李斯方才观察良久,还算是琢磨出一些线索了,他迟疑地开口。
  
      “陛下,这些农人所穿衣物与秦人无异,另外此地应当是咸阳周边的村落。”
  
      “丞相所言在理,臣也颇觉眼熟。”
  
      “莫非这镜子照的就是咸阳?”
  
      听到丞相的见解后,一些官员们也恍然大悟,随即一一附和。
  
      秦始皇自然也看出来了,只不过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之处,那双锐利的眸子认真打量着每一处细节。
  
      正巧这时,镜中的农人们停下歇息,坐在田垄上随意闲谈。
  
      “嘿,大河,你明年还种红薯不?”
  
      “不种了不种了,去年俺家的红薯都没吃完,今年这些都得卖给官府,不然家里哪里堆得下哩!”
  
      “哈哈哈也是,真没想到啊,俺们还有粮食吃不完的日子!”
  
      “是啊,当初说亩产千斤俺都不敢信,结果挖出来足足上万斤的红薯后,俺都快吓晕了...”
  
      后面的闲聊无人再有心思听了,大秦每一个人脑海中都回荡着“亩产万斤”四个字。
  
      农人们更是欣喜若狂,他们不停地朝天幕跪拜,祈求上天能给予他们神种,他们别无他求,只求能填饱肚子。
  
      那一张张面黄肌瘦、麻木绝望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亮光,那是名为希冀的光。
  
      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着,可一家老小依然食不果腹、忍饥挨饿,他们实在活得太苦、太苦了...
  
      另一边,秦始皇定定盯着那硕大的紫疙瘩,眉宇间满是激动与渴求。
  
      若得此神物,天下黔首皆能饱腹,如此一来,纷乱将息、民心大定,大秦也将万世永昌。
  
      然而百官们却是面色各异,有激动、有兴奋、有思索、也有质疑...
  
      “亩、亩...亩产万斤?!”
  
      “这所谓的红薯,当真能亩产万斤?”
  
      “确实存疑,臣从未听闻过此等神物。”
  
      “哼,你们瞧瞧那如人头大小的红薯,再瞧瞧茂密的根系,不说万斤,至少也有千斤之数了。”
  
      治栗内史冷哼一声反驳。
  
      他颇通农务,虽然不认识此种作物,但根据经验来看,其产量绝对不低。
  
      百官们见专业人士下结论了,也不再卖弄见解,倒是扶苏幽幽附和了一句。
  
      “粗略估算的话,至少也有几千斤产量,这便足够我大秦百姓饱腹了。”
  
      “唉,只不过,吾等从何处得此粮种呢?”
  
      一个问题把在场之人都问沉默了,他们随即同样幽幽叹息一声,秦始皇眸中的激动也沉寂了下来。
  
      是啊,得不到此等神物的粮种,谈论再多又有何用呢?
  
      当从未见过的红薯出现在眼前时,就证实了这并不是大秦,至少不是他们现下所处的大秦。
  
      这个事实也令所有人心生绝望,有什么比触及到光亮后又坠入黑暗更绝望呢?
  
      一时间,气氛凝滞住了。
  
      不多时,天幕上的画面忽然变换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宁静小村落。
  
      干活的妇人们、玩闹的孩童们,俨然一幅祥和之景。
  
      一会儿后,一个妇人领着四个精壮汉子走来,汉子们挑着几个竹筐子,里面不知装了何物。
  
      “红婶子,你这是请人去新房砌火炕啊?”
  
      “是啊,这不天冷了嘛,有了火炕晚上能睡得暖和些。”
  
      “早砌点好,反正每日做饭也要烧柴火,就不用浪费了。”
  
      一番谈论让秦始皇的眸子再次亮了起来,他敏锐察觉到这“火炕”也许如火墙一般能够取暖,只是不需要耗费太多柴火。
  
      “赵高,快去拿竹简来!”
  
      注意到画面转向砌火炕的队伍,接下来或许就是砌筑火炕的过程,秦始皇当机立断,雷厉风行地发号施令。
  
      天下黔首们也统统找来一根树枝,眼睛死死盯着天幕。
  
      临近寒冬,若他们得到节省柴火的取暖之法,也能熬到温暖的春日了。
  
      妇人领着匠人们来到新房中,她先是倒了几杯水招待,然后面带歉意地打了声招呼。
  
      “几位稍等一下,俺先把床上的被褥收起来。”
  
      妇人说完便匆匆走进屋中,把床上雪白的被子叠好,嘴里还不停碎碎念着。
  
      “这可是俺辛辛苦苦做的棉花被子,又软又暖和,可不能弄脏了。”
  
      “还得留着给二小子娶媳妇用呢!”
  
      原本等着砌火炕的众人均是面露失望,可看到雪白柔软的被子又不免好奇。
  
      这棉花是何物?
  
      竟然能制成堪比蚕丝被的被子,而且连一介村妇都能得到,想必也如红薯一般普及天下了。
  
      秦始皇与百官们紧紧盯着棉被,似乎想从中看出这所谓的棉花是何模样,说不定他们大秦也有呢。
  
      只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,接下来是匠人们开始砌火炕了,他们终究还是不得而知。
  
      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,若大秦真有这等神奇之物,以陛下对各郡县的掌控力,早就被官吏们上报了。
  
      遗憾归遗憾,但还是要继续观察火炕的砌筑过程,至少将此物推广天下,今年的寒冬也能少冻死一些百姓了。
  
      时间一点一滴过去,秋日的阳光虽不燥热可也刺眼,但大秦每一个人都并未在意,齐齐全神贯注地盯着天幕。
  
      就连秦始皇也目不转睛观察着。
  
      火炕只需黄泥、青石板、石砖等简易材料便可砌筑,这对于天下黔首们无疑是一件好事。
  
      直至匠人们烧好火炕离去时,众人才如梦初醒,特别是百姓们一个个按捺不住激动,立马跑去准备材料砌火炕了。
  
      秦始皇接过赵高递来的竹简,威严的面容上难掩喜悦之色,他张开双臂,笑声爽朗而恣意。
  
      “善!善!善!”
  
      “命工匠速速砌筑火炕,尽早推广至全国。”
  
      “得天所助,未来我大秦的子民将不再冻毙于风雪!”
  
      百官们听闻此言,心潮澎湃、喜形于色,无不欢呼高喊。
  
      “上天佑我大秦!”
  
      “上天佑我大秦!”
  
      “......”.la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